标签归档:吃货读历史

吃货读历史系列 第五章 馒头:穿越来的故事

Reading Time: < 1 minute

作者:北美吃货

吃了“乱炖”,喝过“鸡汤”,汤足饭饱,神清气爽,我们也凑热闹,玩个穿越。

穿越之前,伸伸腰,踢踢腿,做点准备活动。真正的吃货是好吃好做好学,人称“三好吃货”。前两章都是讲宰相的故事,那么宰相是神马?“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西汉宰相陈平语),一句话,是对皇帝(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事实上,宰相,只是中国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作为一个真正的正式的官名,“宰相”只在宋辽对峙时的大辽出现过!宰相的正式官名跟随朝代的更替,曾经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多达几十种官名。比如,热播的芈月传里有个宰相樗里疾,他在当时的正式官名是左丞相;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赵普,他当时的正式官名是门下侍郎、平章事。宰相的权力也随着朝代轮替,中央集权的强化,黄鼠狼给鸡拜年,一年不如一年,到了清朝宰相的名字又臭又长,变成了皇帝的高级跟班。之所以搞出这么多花里胡哨儿的名字来,估计是皇帝老儿闲得慌,一朝天子一朝臣,人要衣服马要鞍,找些文邹邹的人,来玩个川剧变脸,彰显新朝新气象。好在我们也不是历史学家,折磨多名字,记住了也没啥用,还不如记个菜名,餐馆点菜多实惠。再说,宰相多好记。

古往今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风流史上,真正能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宰相,偶以为有两位:丞相诸葛亮,宰相刘罗锅。前一位是他太有名,从小到大他出现的次数太多,你没法记不住;后一位是满大街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加上有个逗哏的和中堂,耳朵被动长茧,你无奈只有记住。现在都喜欢八卦,偶也来和大家八一八(偶不用扒,那字老让人联想起扒粪,八字吉利又简单,耶)他俩的八卦,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完成了求知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八八孔明诸葛亮。诸葛亮,山东琅玡人,没错就是琅玡榜的琅玡,后迁居南阳。琅玡,是古地名,秦朝统一全国后,设琅玡郡,为三十六郡之一,现今属于山东临沂。琅玡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家,就是指琅玡王氏,魏晋南北朝顶级士族,白金贵族俱乐部成员,家族中当过大官、成家成名的乌泱乌泱的多了个去,王羲之、王献之就是琅玡王氏中出名的两个。以后偶会详细聊聊王氏名人。神剧琅玡榜是描述南北朝南梁年间的事,因此琅玡榜、琅玡阁肯定不关山东琅玡鸟事,好在安徽滁州有琅玡山,想必是琅玡阁所在。好了,赶紧绕回来八卦诸葛亮。史载诸葛亮是也是美男子,长得比当下台湾省的猪哥亮至少高十八个档次之多。但是,他的妻子奇丑无比,《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偶读完此段,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美男子娶个黄头发黑皮肤的丑女好难,娶了丑妻,被时人取笑而镇定难上加难,扬名立万,衣锦还乡之后,不负糟糠之妻,难难难!真是天下第一极品帅锅好丈夫也。偶小人之心度君子大肚子,斗胆猜一下,诸葛亮娶丑妻的几个原因:一,地域歧视。外来户搞不过坐地户,外乡人受尽白眼,不好找媳妇;二,不是高富帅。南阳耕读,凤凰男一枚;三,人力资源。未来的岳父黄承彦人脉深厚,属于领英(Linkedin)里朋友超多,微信里刷爆朋友圈的牛人,还与官联姻,万一没有人三顾茅庐,岳父就是最好的备胎。四,有可能黄承彦考验自己,黄头发兼黑皮肤,这基因得多强大才有?!五,我不入地狱,谁下地狱,从基因改良出发,为人类进化做贡献。六,黄承彦家居沔阳,沔阳三蒸是诸葛亮的最爱(此处偶哈喇子流了一地)。汗,最后一个理由属于满嘴跑火车,因为沔阳三蒸据传始于元末明初。偶在想,三国时毕竟信息太闭塞,没电视,没网络,如果诸葛亮活在当下,著名的音乐家、发明家、演说家、散文家兼湿人兼帅锅,一定有多少女孩纸举着牌子高喊,“亮哥,亮哥,我爱你!”,他能否糟糠之妻从一而终,真要打个问号。偶灵光一闪,连他的粉丝团名字都起好了—-凉(亮)粉!

诸葛亮还是个发明狂人,八卦阵、孔明灯、孔明锁、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都出自他手。据说木牛流马驼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且能够在崎岖不平的蜀道上行走,关键是这东东不吃不喝,不拉不尿,绿色环保,百公里油耗为零,无噪音无污染,放在今天,绝对属于热销环保百度排名交通工具第一。肿么好的交通神器,为啥木有传下来拧?吃货还是要说吃,关于诸葛亮的其他发明都可以装清高,翻眼皮,但是他发明的有个东东必须肃然起敬:馒头!据《诚斋杂记》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诸葛亮南征孟获,南蛮之地,瘴气湿重,当地有用俘虏首级来祭祀神灵祈求保佑的传统,诸葛亮宅心仁厚,改用馒头祭祀,当时称为蛮首,后演变为馒头。三国志也有这样记载:“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由此一个伟大的发明诞生。当然也有人说,馒头不是诸葛亮发明,在他之前就有馒头存在了。偶很是好奇,馒头如是南征孟获的杰作,何时传到北方,成为北方人的主选面食,不论怎样,馒头不分大小,饮食不分主次,人不分南北,馒头已经成为吃货们不可或缺的一道面食。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乘坐“时光隧道”号高铁,从三国直穿大清帝国。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山东诸城,一个三代官宦世家的刘姓大宅里诞下一男婴,取名刘墉。五年后,他的父亲刘统勋高中进士,一路高升,官至宰相;数十年后,他以官二代,恩荫举人身份参加会试和殿试,进士及第,也步入仕途,最后官至一品。他生在太平盛世,死后褒奖箩筐,与纪晓岚、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后世称其“宰相刘罗锅”。不过,刘墉倒也没有电视剧里那样伟光正,史载他不算罗锅,为官也有不少闪失,遇到和珅“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没有蛮干大干快干,也没有大智大勇斗和珅。与他老子刘统勋相比,其从政能力属于清汤挂面,中规中矩。偶查阅一番,没有找到刘墉有关吃的轶闻,吃荔浦芋头乃后人杜撰。虽然如此,还是有吃货嗅出了商机,网上查现在有刘罗锅煎包加盟热卖,号称刘罗锅发明此包,这真是应了一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吃货有文化。

(经作者授权转载,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机构所有)

吃货读历史系列 第四章 一个屌丝的逆袭

Reading Time: < 1 minute

作者:北美吃货

  首先向各位吃货致歉,偶先放狗(google),后搜狐(sohu),众里寻他千百度,也没有找到鸡舌汤的图片,鸭舌汤、猪舌汤倒是不少,可咱们吃货不是假货,冒充的事情坚决不干!顺带高喊一声,打击假货,从我做起!另外,“有事问度娘”,这次度娘不给力呀。好在今天我们虽然谈吃,但是主要还是聊一个绝对正能量、高逼格的屌丝逆袭的故事。

      民间有俗语,穷过吕蒙正。就是说,贫穷超过了吕蒙正的程度。吕蒙正是谁?这牛掰?其实他最出名的不是这个,是这句话据说出自他的嘴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肯定在俗语排行榜前列不?牛得让你无语了吧?

         言归正传。吕蒙正(公元946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他的祖父做过户部侍郎,亲爹做过起居郎。起居郎就是记录皇帝老子每天吃喝拉潵睡外加胡天胡地的官。按说,官宦子弟,不穿金戴银,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注意,但是,他亲爹娶妻纳妾,小妾多了,不但冷落了大房,把她驱逐出家门,还顺带把大房生的亲儿子吕蒙正赶出了家。从此母子落难,母亲刘氏发誓不再嫁人,吕蒙正也从官二代变成了屌丝。相传吕蒙正所作的破窑赋这样描述自己落难的经历: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这段描述不论是否属实,穷困窘迫是有的,看人脸色是一定的。在这样的逆境中,很多人的人生从此迷茫。然而,吕蒙正不是一般人儿,是“小二班”人,他发奋读书,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考取进士第一名,成为人见人爱的状元郎! 此后,官运亨通,三次为相。此人貌似天生做宰相的料,心胸豁达,气度非凡。做官后,他不忘本,不计老爹抛妻弃子的前嫌,”迎二亲,同堂异室,奉养备至”。他登堂入相,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 意思是说,这小子也懂参政议政?吕蒙正装作没听见就走了,他的同事里估计有不平也许是想拍马屁的就说,你得知道是哪个人藐视你。吕蒙正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时皆服其量。还有一次,有位收藏有古镜的大臣,自称此镜能照出二百里范围的景色,想献给吕蒙正来求得任用。吕蒙正拒收,并笑说:“我的面部也就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上照二百里的镜子呢?”

       邵氏见闻录记载,吕蒙正还在卑微时,和洛阳龙门书院的温仲舒一起读书,有一天,“行伊水上,见卖瓜者,意欲得之”,但是手里没有钱,刚好卖瓜的人不小心掉了一只在地上,吕蒙正”怅然“,捡起来吃了。等他做了宰相以后,买下了洛阳城东南面向伊水的一块地,建了一个亭子做纪念,名字叫” 饐瓜亭“。如果你不认得这个饐字不要脸红,偶也不认得啥意思,为啥你没看见偶脸红,偶脸上涂了一层蜡。饐,拼音yì,就是食物腐败了的意思。读书人总喜欢掉书袋,烂瓜非得写成”饐瓜”,让吃货我想起孔乙己穷困潦倒,还问你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一百种写法也要先有钱吃饭哦,OK。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吕蒙正为后人病诟的一件事就是“鸡舌汤”。宋人轶事汇编这样写:吕文穆微时极贫,比贵盛,喜食鸡舌汤,每朝必用。一夕游花园,遥见墙角一高阜,以为山也,问左右曰:“谁为之?”对曰:“此相公所杀鸡毛耳。”吕讶曰:“吾食鸡几何?乃有此。”对曰:“鸡一舌耳,相公一汤用几许舌?食汤凡几时?”吕默然省悔,遂不复用。偶译文如下:吕蒙正少小贫困,等乌鸦变凤凰后,忒喜欢喝鸡舌汤。每天必来一碗。有一天,夕阳西下,在院子里溜圈儿,远远看见墙角有个高高隆起的东东,以为是个人造小山,就问下面的人:“何人肿么厉害,垒起一座山?” 有人回答:“这是您老人家吃鸡剩下的鸡毛山呀。” 吕丞相作周星星状,“呜呀!我读书少,你表骗我,我才吃几只鸡?!” 下面人回答: “老爷,一只鸡就一条好舌头,您一碗汤多少舌头呀,您每天都咕嘟咕嘟地喝呢。“ 吕蒙正心下愧然,于是不再喝这东东了。司马太史公如若活在他后面,一定叹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佛教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基督教有讲,生而有罪,是为赎罪。大道至简,天理归一也。

        吕蒙正的故事道出了人生的一个定理:屌丝是可以逆袭的。生来贫穷不是你的错,长得不好看也不是你的错,不思进取就是你的错。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后世关于吕蒙正的轶闻故事很多,元朝著名的杂剧家王实甫,就是那个写西厢记的,有《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也叫《破窑记》)最为出名。另外,最著名的就是《时运赋》(亦称《破窑赋》、《劝世文》),相传是吕蒙正做太子太傅,教授太子(后来的宋真宗)所创,真伪待定,一般认为后人假借吕蒙正之名而作,但是其中内容,非常值得一读,摘录一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家鸡翼大,飞不及鸟。

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文章盖世,孔子厄困于陈邦;

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

……

呜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

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民间另有吕蒙正《祭灶诗》一首,流传甚广:

一碗清汤诗一篇,

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乱世文章不值钱。

     呵呵,不光乱世,太平之世文章也不值钱。譬如,人有口水诗,我作吃货文,皆不值钱也。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偶一语以蔽之:吕文穆公,真宰相也。

(经作者授权转载,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机构所有)

吃货读历史系列 第三章东北乱炖:宋朝宰相吃货多

Reading Time: < 1 minute

作者:北美吃货

  东北乱炖,是一道东北最常见的家常菜。又名丰收菜,也就是“大杂烩”,把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同排骨一同炖至熟即成。东北乱炖简单易煮,有荤有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吃货盆友会问,东北乱炖与宋朝的宰相有神马关系?是没神马关系,不过宋朝的吃货宰相太多了,偶只好挑出几个或大家熟悉、或名字好听、或坏的流油、或颜值很高的,来一个“东北乱炖“。

      俗话说的好,洪洞县里坏人少,宋朝宰相吃货多。两宋十八帝,凡三百一十九年,一共多少宰相?有好事者吃饱了撑的,把他们按年代一一排列,偶数学不好,用计算器算了一下,好嘛,169位,平均1.88年一位宰相!让我感慨万千,泪湿沾巾,伺候皇帝老儿这活真不好干呀!神马都是浮云,还是吃最实实在在,赶紧把他们放在锅里乱炖:

       排骨,赵普。他排在第一不仅是开国宰相,唯一荤菜,而且是因为此公属于吃加贪。白加黑治感冒,是白天一片不睡,晚上一片酣睡,赵普的吃加贪,是嘴里哈喇子直流,手里肥的流油。开宝六年(公元974年)一天,吴越王钱俶派人给赵普送信和礼物,礼单上说是“海物十瓶”,碰巧宋太祖驾临,赵普忙去迎接,礼物自然来不及遮挡。宋太祖看见,问是什么,赵普回答是海物。太祖说:“钱俶送来的海物,一定很好。”就命人打开,结果发现里面装的全是金瓜子(小颗粒的瓜子黄金)。赵普狡辩:“我还没有打开,实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如果知道,一定会上奏皇上拒绝。“宋太祖放了他一马,笑着说:“尽管收下,不要过虑”。

       豆角,外戚宰相韩侂胄。他拜相十四年,做过不少好事,崇岳飞为鄂王,支持抗战,后被投降派所杀。但是,他吃相特优雅奢华,五斤葱则仅“取条心之似韭黄者,以淡酒、醯浸喷,馀弃置了不惜” “羊头签五分,合用羊头十个”(宋代的签即是羹),只“剔留脸肉,馀悉掷之地”。他曾祖父是北宋名臣韩琦,估计是含着金钥匙长大,人间疾苦不管他事。

       土豆,寇准寇老西。人说土豆憨,憨土豆。但寇准这个“土豆“属于表面憨,内里骚的那种。杨家将里寇准一口土话,忠诚清廉,刘兰芳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寇准是这样出场的:“头戴的纱帽翅,可能年头太多了,又旧又破,有一个翅用什么东西绑着,往下耷拉着。”其实,老西儿属于生活奢华、超爱排场的主儿,《宋史寇准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寇)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

       茄子,贾似道。史称一代奸相。名字不好听,名声也不好,想必一副茄子模样。 1275年他仓促发起安庆鲁港之战,被元军打败,成为南宋的掘墓人。他每餐“必欲精凿稻梁、三燕九折、鲜白软媚,肉必要珍馐嘉旨、脍炙蒸炮”,方觉“爽口快意”。他还特别喜欢炫,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吃了什么,青皮茄子再怎么炫也是茄子不是,难道会变成番茄?唉,贱人就是矫情。

       青椒,徽宗朝的宰相蔡京。这厮大家一定熟悉,水壶(水浒)里的风暴有他一份。此人超爱吃鹌鹑,“每一食羹即杀数百只”偶在想,得养多少鹌鹑满足他的嘴巴呀。鲁提辖如果知道,一定一拳过去,让他“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直娘贼,动物保护你知不知道呀!

       木耳,秦桧。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因为岳飞传,秦桧名扬天下。说句公道话,秦桧杀了岳爷爷不假,但是功高震主,遭皇帝忌讳,岳飞不被秦桧所杀,也会以莫须有之名被他人所杀。与木耳颜色一样,秦桧属于黑心吃独食的,据说他喜欢吃宋嫂鱼羹,宋嫂去世,有徒弟得了真传,秦桧逼迫人家不能做给其他人吃。

       番茄,文天祥。没错,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名字喜气、人品好,官二代,让他做番茄刚刚好。文天祥一定是花样美男,宋史上说,“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花样美男过于美艳,看多两眼恐怕生厌。但是文天祥属于那种百读不厌的,因为他的气节:文天祥就义前,元朝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又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正是:生女当是花木兰,生儿当如文天祥。相传,文天祥有一次路过江西老家,乡民夹道欢迎,他脱下官服,亲自下厨,用猪里脊和竹笋做了一道美味,名扬天下,这就是江西名菜:文山肉丁。(文天祥自号文山)

       偶觉得用明代杨慎的一首词做本章结语极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在乱炖中。

(经作者授权转载,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机构所有)

吃货读历史系列 第二章 东坡肘子:吃货们的狂欢

Reading Time: < 1 minute
作者:北美吃货

东坡肘子,一道哈喇子直流的美味,周星星一边吃一边一定会说,嚓,为什么不叫西坡肘子,南坡肘子,北坡肘子?偶只有不屑地套用他的话回复:凭你的智慧,我很难跟你解释。

百度一下,度娘这样说:东坡肘子是苏东坡制作的传统名菜。它有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特点,色、香、味、形俱佳 ,东坡肘子汤汁乳白,雪豆粉白,猪肘肥软适口,原汁原味,香气四溢,配酱油碟蘸食,滋味尤佳。 有人称其为“美容食品”,外宾赞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

有关东坡肘子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苏东坡本人所创,一是苏的妻子王弗制作。谁首创无所谓,反正“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如果苏学士地下有知,一定会说,当然是老婆领导大人了,西谚有云:Happy wife,happy life!何况苏学士真的对妻子情深意切,有词为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不仅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而且是美食家。他词开豪放一派,与黄庭坚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的散文著述颇丰,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他擅长书法,为 “宋四家”之一。学而优则仕,他当过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虽然放贬过,但大多也是知州一类的地厅级以上的大官,这样一个风流才子官人,放在当下,一定是女孩子穷追不舍,不管是28岁还是82岁,这样的人有才有权又会做饭,马中赤兔,人中极品呀。且慢!当下是个看脸的社会,苏东坡的长相实在不属于好看,他的妹妹苏小妹作诗为证: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门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啥意思?额头扁平,一副马脸,眼距太远,一句话,五官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的哥哥你要不?比起宋太祖玉树临风,苏学士只能读不能看,属于有声读物类。偶恶毒地联想一把,为啥苏东坡被接连放逐,一个原因是长得不好看,当然长得难看不是你的错,但是 你长得不好看,又说话不好听,那就哪没人你哪呆着去,专门找人烟稀少的地方让他呆着。

一般人被放逐,心灰意冷,锅碗瓢盆都懒得动。吃货,特别是真正的吃货不会,他们会牢记孟子的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苏东坡就是这样每天念三遍激励自己,广寻食材,因材而作。比如,他被贬黄州,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东坡种田(东坡居士由此而来),一边念叨“浪淘尽多少英雄人物”,一边琢磨把当地“价贱如粪土”的 “黄州好猪肉“变成美味佳肴,功夫不负吃货人,东坡肉由此而生,名扬天下。苏东坡的可贵之处不但会做会吃,还会写,为天下吃货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每当夜深人静,肚子呱呱乱叫时,吃货们读到这些诗篇会浑身充满了力量,哈喇子流了一脸,节操碎了一地!

这里节选一二,荤素搭配,请吃货们欣赏:

猪肉颂: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竹笋肉 :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河豚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豆粥 :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宋朝是一个吃货辈出的朝代,文人骚客不但会吃,还喜欢写,很多都是居家吃货好男人,苏轼苏东坡只不过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者明的吃货模范。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个也是吃货好手,比如苏轼的老子苏辙有一次晚上吃粽子,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但是在砚台的四周,残留下不少的糯米粒,他老人家意犹未尽地用嘴巴去舔,结果可想而知;史载,王安石对饮食不感冒,但他对当时一种叫羊签肉的东西痴迷,每顿必吃,也可以划分到另类吃货去。宋代上至皇上,经士大夫文人骚客,到普通百姓,都是吃的行家里手。据史载,宋神宗时御厨的记录是“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宋徽宗赵佶绘画的《文会图》,就描绘了宋代士大夫的“舌尖上的盛宴”《宋会要辑稿·后妃》记载,宋高宗的老娘韦太后被金兵俘虏到北国近二十年,后来宋金议和,高宗见了老娘,鼻涕一把泪一把,问她喜欢什么,韦太后神回答,好久没有喝家乡酒了,高宗急命临安府每月供奉皇太后法酒一石五斗,法糯酒一石”。有好食物,也要有好馆子 ,宋朝 “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梦粱录》)。《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几十栋。

偶小时候读过一本西湖民间故事的书,里面就介绍了一种叫“油炸桧”的小吃,传说精忠报国的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背靠背地粘在一起的面人当作秦桧,给改做成为两根面粘在一起,放到滚油锅里炸。人们都管它叫做“油炸桧” 。 再后来这个名字被简化为”油条“,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火腿、东坡肉、涮火锅、油条、刺身、汤圆这些都始于宋朝。而烹、烧、烤、炒、爆、溜、煮、炖、卤、蒸、腊、蜜、葱拔等复杂的烹饪技术,也是在宋朝成熟起来的。

吃货的问题是聊起吃就忘了正事,我们刚才说到唐宋八大家,哪八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有童鞋说老是记不住怎么办?怎么办?凉拌!如果你是吃货,菜名一定要记住呀,如果你学历史,人物应该记住呀,这是脑力活。不过,吃货也会有吃货的办法把他们记下了,这就是:韩愈柳宗元,爱好吃汤圆;苏门三学士,巡视在(洵、轼、辙的谐音)菜园;曾公(巩)王安石,儿孙大团圆!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玩穿越,宋朝是个好去处。穿越有风险,穿前要谨慎!

(经作者授权转载,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机构所有)

吃货读历史系列 第一章 吃喝定天下

Reading Time: < 1 minute

作者:北美吃货

前言

历史是人创造的,也是吃货创造的。

历史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调侃的。

在吃中学,在学中吃。如果历史是一味佳肴,不吃都很难。

一日三餐始于宋朝,我们的吃货学历史就从风花雪月的宋朝开始 —

第一章 吃喝定天下

      安徽寿县有种叫“大救驾”的小吃, 形状扁圆,色泽乳白,层层酥脆,以青红丝伴肉烧烤而成。相传后周世宗征淮南,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急攻南唐(寿县),赵匡胤在攻打南唐时疲劳过度,一连数日,茶饭不思。当地有个厨师用上好的白面、白糖、香油、青红丝、核桃仁等材料做了点心,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因用油煎炸,金丝条条分明色泽金黄,香味扑鼻。赵匡胤品尝后食欲大开,神清气爽。他做了皇帝后,对这种糕点念念不忘,“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这种糕点从中救驾。” “大救驾” 由此而来。

     其实,彼时赵匡胤还不是皇帝,救驾之说无从谈起。不过,按宋史所说,赵匡胤“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因此赵匡胤当时如果不是花样美男,也一定是帅锅一枚。 赵匡胤出身军人世家,史载,他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一晚未去。身有金色,三日未变,真是天生龙种,不当皇帝都不行。赵匡胤年轻时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三十二岁就做了殿前都点检,这是个啥官职?如果你看过电视剧琅玡榜,大梁国第一高手挚啥官职?禁军大统领!殿前都点检就是禁军大统领。蒙挚是一介武夫,帮着好兄弟梅长苏把靖王扶上马做了皇帝。赵匡胤不一样,不光武艺高强,如果后周有高手排名榜,至少前五名,据说他还独创太祖长拳,虎虎生风,至今还在武林开枝散叶,而且最要命的是赵匡胤还喜欢读书,俗话说的好,不怕天,不怕地,就怕武将有文化。公元960年,后周皇帝柴荣驾崩,七岁小皇帝即位,赵匡胤的机会来了。机会有了,也得有个好团队,最怕的是猪一样的队友。好比马云有十八罗汉,刘备有五虎上将,靖王有梅长苏、蒙挚、霓凰,赵匡胤也是建队好手,还搞了个拜把子的义社十兄弟。在他的团队里,其中两个大家比较熟悉的队友不可不说:赵普,虽然他比不上神剧里的”江左梅郎”,但在赵匡胤的一群武将班底里算是鹤立鸡群了。他的名言:” 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时间一长,大家可能忘记了他叫什么,但是都知道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潘美,北宋开国元勋中唯一一个没有交出兵权的人,也算战功显著,一生敬业,但他为人熟知的不是潘美,而是后人杜撰的名字“潘仁美”,评书杨家将里的佞臣贼子,生前荣耀,死后在文学作品里遗臭万年,也是文字狱的另类典型。

     话说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和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一起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一副无奈委屈: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正是:文人的康桥,轻轻地走,正如轻轻地来;武将的陈桥,”马蹄声狂乱”,跪倒一大片。

      赵匡胤是个吃货皇帝,最著名的一件事是,有一天,他半夜起来,想吃羊肝,但却犹豫不决,左右仆人问道:”陛下有什么事就吩咐,我们照办!” ,赵匡胤摆摆手说:“算了算了,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 其实,上有所好,下有所效,羊肯定已经杀了不少。一般吃货遇到美食,如何评价:两个字好吃,三个字很好吃。但是赵匡胤是高级吃货,是吃货中的战斗机,他吃羊肝的时候,肯定浮想联翩: 羊肉是好吃滴,羊大为美,我做了皇帝,就像那肥羊,周围的义弟们有刀有枪,就是那灰狼。我若不被吃掉,就要做灰狼,还是要披着羊皮的大灰狼。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晚朝,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大戏开演了。他把石守信、潘美、高怀德等一帮武将留下来喝酒,酒兴正浓,他长叹一口气,说 ; “ 我是靠各位兄弟们当上皇帝的,打心眼里念及你们的功劳但是,做皇帝太他妈的难了,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我每天不敢安枕而卧啊! “ 石守信等酒也不敢喝了,忙问其故,赵匡胤说:”我这个皇帝的位置谁不想要呀。” 石守信等人忙叩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下已定,谁敢有异心呢?“ 赵匡胤说,”那不一定,你们没有异心,但是你们的部下想要荣华富贵,一旦黄袍加身,你们就是不当皇帝也身不由己了。“ 众人吓得尿都快出来了,连忙请皇上指一条明路。赵匡胤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大家无非是多聚金钱,多多行乐,让子孙后代免于贫乏,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到地方去,多买良田美宅,同时把把妹,每天喝喝小酒,我再和你们联姻,这样,咱们君臣无猜多好。“ 石守信等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俯首听命。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赵匡胤用吃羊肝得来的灵感,觥筹交错之间,让”大灰狼们”交出了兵权,比起喜欢”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朱元璋来,直接甩出了几条街!

        杯酒释兵权,吃喝定天下。从此,三百多年的宋朝拉开了帷幕。

(经作者授权转载,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机构所有)